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

讀論文,然後呢?





讀論文,副產品


關於讀論文,最近有兩個小想法。第一個,就是臉書看到一位醫師朋友 show 出資料夾,深覺震撼!

平時我們可能在「報告」或「演講」的時候,才會開始做投影片。但他是持續下苦功,積少成多。

我們也可以見賢思齊。反正都已經花了閱讀論文的時間,不如就多幾個步驟,讓它成為一份精簡的投影片。(兩三張就把重點講完,應該不用多花太多時間吧?)

擷取論文中重要的臨床意義、重要圖表。這樣若是遇到別人,隨時可以拿出來,方便達成溝通傳達的任務。我看他在臉書上,用微簡報和其他專家認真討論學理,真的是非常佩服。


報告版,家屬版


第二個,是我聆聽住院醫師期刊論文報告時出現的想法。

剛才說的遇到「別人」,會是什麼人呢?

你需要去溝通的對象,可能是學者、臨床工作者,但也有可能是病人或家屬喔!

所以我就建議住院醫師,在論文報告的最後,思考這篇文章對病患的切身意義,然後做出「面向病人家屬」的一兩張投影片。


拿來讀,拿來用


例如上個月住院醫師的報告。是分析「瞻妄症」發病之後,病人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?

對我來說,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意義是:「過去看會診時,我常對家屬說,瞻妄症是內科問題造成病人會混亂、時好時壞。等內科問題穩定以後,就有可能不再混亂。」但是「有多少會好?多少人會繼續亂?多少人會不幸死亡?」卻沒有告訴家屬。

於是這篇文章給出一個圖表。告訴我們,如果病人沒有失智症的話,大概在譫妄症發生的 24 週之後,會有「復原」、「部份復原」、「還在譫妄」、「死亡」這些可能結果。



畫成簡單的圖,我們就可以拿平板電腦告訴家屬好消息:如果 10 個譫妄症病人,半年後,大概有 3 個病人可以達到完全復元的狀態。




壞消息則是,10 個譫妄症病人,大約半年後,也大約有 3 個病人不幸死亡了。所以我們要去傳達這一點,讓家屬特別注意可能會有病情變化,也要有心理準備,之後才會有比較符合實際狀況的期待。




以上。論文閱讀,是專業醫療人員充實能力的重要方式。我們除了把文章內容拿來造福病人,還可以把正確的內容、用更白話的形式 (例如圖文並茂) 傳播出去。我相信,作者也會很高興,可以讓艱澀的論文在一般民眾當中產生好的影響力吧!


Cole, M. G., Bailey, R., Bonnycastle, M., McCusker, J., Fung, S., Ciampi, A., ... & Bai, C. (2015). Partial and No Recovery from Delirium in Older Hospitalized Adults: Frequency and Baseline Risk Factors. 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63(11), 2340-234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