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15日 星期三

小筆記:機器智能與人類行為–跨領域決策分析於醫療應用


舊時代用聽診器,新時代用智能機器

這次去人工智慧/資料科學年會,第一天的演講我鎖定的是「機器智能與人類行為–跨領域決策分析於醫療應用」這個題目。這是清大電機的李祈均老師,介紹他跟各大醫院合作的「跨領域人工智慧應用研究」。

要瞭解超級複雜的人體/人類行為,我們會先透過各種途徑 (聲音、表情、影像檢查、寫出來的文章) 收集,整合處理這些訊號,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找出其中的模式規則,最後幫助醫師決定要如何治療。

李祈均老師介紹了四個有趣的成果,涵蓋三個方向:

量化高維 → 輔助專家診斷

計算行為 → 評估疾病風險
計算行為 → 量化內心感受


2017年11月7日 星期二

小筆記 – 利用社群媒體資料研究精神疾病



你是否曾想過有一天,在臉書上面公開說話,就等於把自己的精神狀態昭告天下,而且電腦還會默默給你貼上某個標籤?

這次精神醫學年會,我最有興趣的就是「機器學習在精神醫學的應用」,所以很認真做了筆記。以下是清大資工陳宜欣副教授主講的「利用社群媒體資料研究精神疾病」,帶給我幾個啟發。


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

每週下定決心運動......一小時?





這幾天東看西看,看到一個有趣的標題:「每週一小時運動,就能有效預防憂鬱。」

其實標題就把事情講得差不多了,蠻適合我打算每週去健身房運動一小時的目標。不過這麼好的事情恐怕有詐,於是我去看了一下原始文獻。


才一小時有差嗎?


嗯,是流行病學研究。人數非常多,3 萬多人當中追蹤到 2 萬多人 ( N = 22564);追蹤時間很長,追蹤了 11 年之後發現,有百分之 7 的人真的憂鬱了 ( n = 1578, 7.0%)。

好消息是,這些憂鬱的人,有 12% 是原本可以預防的。只要他們每週運動一小時以上,就能產生效果。

換個角度來看,如果你是完全不運動的人,那你跟那些每週「才」運動一小時的人相比,憂鬱的危險竟然會多出 44%。

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

簡報 2020 – 進階心法課



上週末參加了 簡報 2020 這堂課。不囉唆,我把這堂課定位為「進階心法課」。

這堂課的學員,據主辦單位描述,都是上過兩到三堂簡報課的各行各業專家,以醫學背景佔大宗。所以大家的起點是什麼呢?相信一定有看過幾本簡報書,學過簡報架構的整理,自己動手美化過許多投影片,有一定數量的上台經驗,也經由簡報拓展了一點個人品牌。

那還可以學什麼呢?我認為這堂課,可以學習三位講師的簡報哲學,回頭扣連自己的人生。

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

開「智慧」,長「精神」?人工智慧 vs. 精神醫療的時代來了




最近閱讀了一些關於「智慧醫療」、「人工智慧」的資料,目的是希望能夠瞭解,這個人工智慧即將來臨的時代,會對醫師產生什麼衝擊。而個別醫師,應該如何做因應?(有人主張放射科醫師可能會最先被人工智慧取代,那精神科呢?)

我看了 強者劉董臉書 AI 討論串 所推薦 IBM 的 CEO Ginni Rometty 在 HINSS (美國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學會) 2017 年會的演講。看了李開復的新書「人工智慧來了」。看了「未來醫療」這本書。聽了黃揚名老師關於「智慧科技 vs. 失智症」的演講。看了一些網路文章。並且和姚侑廷醫師進行小型的讀書會。

簡單的書摘和想法如下:

2017年4月2日 星期日

失智失蹤:我們即將要面對的大問題



「失智失蹤」這本書,是 吳家璇 醫師看到日本對於「失智者」的「失蹤死亡」問題累積許多經驗,於是把它翻譯過來,讓臺灣未來的政策制定者、醫療相關人員、家屬、還有以後都會變老的我們自己,都能好好參考。

這本書的副標題是「一萬個遊走失蹤家庭的衝擊」。這是因為本書的最初發想,來自於 NHK 發現 2012 年日本竟然有將近「一萬名」失蹤人口被歸因於「失智症」。於是他們開始採訪失智症患者家屬,也就是那些經歷悲劇的「遺族」們。

因此,這本書的前面部份,是許多充滿血淚、無限懊悔的遺族故事。而後半部,則是「個人」、「家庭」方面應對遊走失蹤的具體對策,如果讀者有立即需求,可以馬上翻閱第七第八章。

以下是我的小筆記;不過我還是推薦大家去買書回來,一邊參考,一邊實際行動。

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

遊戲化戒酒 App


From http://mll.csie.ntu.edu.tw/soberdiary/

最近聽演講,聽到北市療成癮防治科黃名琪主任,和台大團隊共同開發的戒酒 App 「SoberDiary」。

是的,我有一個 app ,我有一個酒測器,Ah ~ 可是我懶得測。要讓病友自己勤勞酒測?這太難了,所以把它變成一個遊戲。


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

遊戲化神書 – 五之一



最近臉書上朋友傳給我一個【換書活動】:內容大致上是,讓每位參與者的「下一位」,把一本自己的愛書寄給參與者的「上一位」 (兩位朋友很可能互不認識)。

這活動為什麼有人願意玩?

剛好我買到了「周郁凱」大師所寫的「遊戲化實戰」這本神書,裡面詳細介紹了他所創的「八角行為分析」。其中第一項驅動力:「史詩意義與使命感」,應該就是這個遊戲後面的重要驅力:促進好書交流,讓社會更美好,這件事大家覺得很有意義。

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好看了,讓人彷彿開了天眼一樣,在生活當中不斷發現自己被各種力量驅動的證據。所以我想要分成幾篇,來細細咀嚼一下這個「八角行為分析模型」。

這篇先討論前兩項:「意義感」、「成就感」。而除了書中的例子之外,我還想要找一找,在生活當中有哪些行為,是被「遊戲化機制」悄悄地驅動。


2017年2月15日 星期三

學習遷移 – 如何觸類旁通





MBA智庫百科:學習遷移
馬斯克如何做到閱讀量是你的60倍?」這篇也是談「學習遷移」。

我對「遷移」的理解是這樣:把一件事的要領,從更抽象、更根本的層次去提取出來。這樣才能應用到更多其他領域。

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

灌溉心角落,把種子撒到每一個角落




首先要肯定 台灣菲斯特 公司這個「心理師專業力發聲」的企劃。從 Jason 林俊成心理師 的提案,到公司決定把這個企劃做出來,都是需要勇氣的。這是一個培訓,也是一個面向社會的發聲;心理師種子講師的培訓階段,幾乎是不收費的;收費只在訓練後,用專業發聲、和觀眾交換對等的費用。

這個活動最後成不成功,我們得拉長時間,看看母雞帶小雞之下,未來新成長的種子講師們,把心理學深入社會各角落,可以做到什麼地步。

PS. 聽說這個企劃,在今年 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 的議程當中,會介紹給所有同行呢。

講座的大概「內容」,可以看這篇林勇志的心得。而下面我有幾點關於講座「形式」的想法,誠心想讓菲斯特公司還有心理衛生同業們,更好、更茁壯。

2017年1月7日 星期六

注意力 / 地位 的戰爭





在羅胖跨年演講,提到「注意力戰爭」之後,不曉得大家有沒有開始觀察自己每天「注意力」的分佈和對象?

譬如,大家在網路上,不惜花很多時間追蹤閱讀大咖意見領袖所寫的長文;小咖寫的文章,則是連點都不會點進去。知識內容的產生者,要在該知識領域成為大咖 (父愛邏輯,要能夠很霸氣的告訴消費者說這是好東西),比較能夠獲得注意力。也就是說:

地位愈高,獲得的注意力愈高。

地位 vs. 網路互動


當 B 寄來電子郵件時,A 過了好幾天才回覆郵件。請問 A、B 誰在公司的地位較高?

通常基層員工會戒慎恐懼,在幾分鐘內就會回覆郵件,老闆可能過了幾天才回。以我的朋友當研究生的經驗,也是想盡辦法要在電子郵件中獲得大教授的注意力,儘快敲定教授的時間。

甚至有人發展出「自動化社會階級偵測」方法,可以從恐怖份子組織之間的電子郵件來往時間,拼出影響力高低,找出最核心的領導人。

地位 vs. 面對面互動


學生與老師;窮人與富人;屬下與老闆;病患與醫師。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現象。

有研究發現,低社經地位者,對於社交威脅會比較警覺,可以更正確地追蹤到朋友的敵意情緒。如果面對一個「矮人一截」的情境時,低社經地位者也更容易產生敵意反應。

這很合理。如果你是窮人,你必須仰賴朋友與家庭的良好關係,因為你可能隨時需要他們幫忙。因此,窮人會特別關注他人及其需要。相反地,富人可以雇用幫手 (幫佣、托育),這代表富人可以比較不關注他人的需要和痛苦。

有研究顯示,來自富裕家族的同學,在五分鐘會面活動中,比較少眼神接觸、點頭、微笑,比較多不感興趣的表現、看時間、坐立不安等等 (但是如果去跟地位更高的人說話時,注意力和解讀能力就會改善......Orz)。

而來自貧困家庭的學生,比較願意與人接觸、更溫暖、有更多表情,在「同理心」能力測驗的表現更好(譬如:能更正確解讀別人的情緒。因為,這樣更有利於生存啊......)。

地位 vs. 我們怎麼做


想要在自己的專長領域獲得更多注意力,需要有種、有趣、有料。另外,人多的地方不要走,如果你能夠開闢出一條少人走的路,在一個特殊的知識領域走在前頭,你就是大咖。(譬如,最近一本新書「恆毅力」的作者 Angela Duckworth,就是在一個狹窄的領域耕耘,最後登上 TED 舞台,寫出暢銷書。這些有名的作家/講師/學者,好像都會強調一個專門的「xx 力」,然後佔地為王耶 XD)

最後。當我們想要提升自己時,集中注意力在那些良師益友身上 (不一定是社經地位高,而是學識品德上高於自己) 努力學習,是很正確的決定。

但不要忘記,在面對屬下、低社經地位弱勢病友的時候,我們要有意識地扭轉這種漠不關心的自然反應,認真地換位思考。

以我們精神科來說,有時候病友可能會戰戰競競,努力爭取醫師能夠給予的注意力和協助。這時候,我們醫師更應該在有限的時間當中,徹底把注意力投注到每一位病友身上,同時撫平病友的緊張。

愈爬愈高時,不要喪失同理心的能力。


Kraus, M. W., & Keltner, D. (2009). Sign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 thin-slicing approach. Psychological Science, 20(1), 99-106.

Kraus, M. W., Côté, S., & Keltner, D. (2010). Social class, contextualism, and empathic accuracy. Psychological Science.

Kraus, M. W., Horberg, E. J., Goetz, J. L., & Keltner, D. (2011). Social class rank, threat vigilance, and hostile reactivity.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, 0146167211410987.

Rowe, R., Creamer, G., Hershkop, S., & Stolfo, S. J. (2007, August). Automated social hierarchy detection through email network analysis. In Proceedings of the 9th WebKDD and 1st SNA-KDD 2007 workshop on Web mining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(pp. 109-117). AC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