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

外行裝內行,傷害有多大?精神科醫師:謝謝炎亞綸給我們最重要的一課





近日,歌手炎亞綸在臉書發表地質學論述,引發軒然大波。一部份原因,可能是牽涉到「非專家」發表有關「專業」議題的見解。然而,跨行當專家,真有那麼嚴重嗎?


關鍵在「判斷」之後的故事


炎亞綸說:「好一陣子沒下雨,這週狂下雨把乾燥的土壤淋溼,因此地質鬆軟造成今天地震不斷。」這句話的關鍵在於「因此」二字。非專業者所做的因果判斷,縱有小錯誤,也無傷大雅;只要持續搜集資料,修正進步,就是好的態度。

然而,聽聽家屬常說的話:「他就是假裝心情不好、故意偷懶,『所以』才不願意去上班!」「她常跟我吵架,『所以』她一定是躁鬱症,要去住院啦!」「吃精神科的藥,會愈吃愈糟糕,『所以』不能吃!」

這些「判斷」,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身心健康,可得萬分謹慎小心。常見的狀況有下列三種:


缺乏病識


病識感是什麼?就是「知道自己生病」。憂鬱症患者,可能只看到自己胃口不好、不想工作,就「判斷」自己只是太累。家人朋友,也可能幫忙「判斷」:他一定是故意偷懶、不肯努力。

這樣做的結果,雖然短期可以躲開「精神疾病」這個令人困擾的字眼;但長期來看,卻錯失了早期治療的契機。


錯誤診斷


現在網路上有許多篩檢疾病的問卷量表,世界上也有愈來愈多號稱能讓你「自行診斷」的手機軟體出現。然而,許多量表,例如總共18題的「臺灣人憂鬱症量表(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, TDQ)」,都會特別提醒大家,這不是用來診斷的喔!

為什麼費心勾選那麼多題目之後,還搞不清楚自己有病沒病呢?以「臺灣人憂鬱症量表」為例,愈高分愈憂鬱;如果19分以上,就要懷疑可能罹患憂鬱症、建議去做完整的身心科評估。

可是,真正患有憂鬱症的病友,100人當中只有89人會被這個量表判定為憂鬱,剩下11個人成為漏網之魚;更慘的是,實際上沒有憂鬱症的朋友,100人當中有有高達8位會拿到19以上的分數回家,誤以為自己真的生病!

如果只靠量表、app軟體,就把自己誤診為病人,增加許多不必要的擔心憂慮。這不是太冤枉了嗎?

拒醫拒藥


最後是對治療的「判斷」。若要接受最完整的治療,除了病人自己願意和醫療人員合作之外,家人的觀念也很重要。

有一份研究告訴我們,假如家人愈是把病人的憂鬱症認定為「認知和態度問題」造成(也就是認為他不是因為生病才這樣),那病人對藥物的配合度就會愈差!可想而知,藥物的治療效果就無法充份發揮了。


專家態度


看完了以上三種案例,假如我是非專業人員,我還真的不敢自行「診斷」、為家人「判斷」到底有沒有精神疾病。因為責任實在太重大了!

社會上有許多朋友,都對精神醫學或心理學有興趣,積極追求心靈的成長和富足。但許多精神科診斷與治療的精準及微妙之處,其實需要長時間學習累積。

大家對於這些專業的好奇與熱情,或許可以用在學習如何正確認識精神疾病,進一步發揮敏銳度、關心身邊的人,讓他們能即時接受精神醫療的協助。

專業判斷,需要實事求是的專家態度。謝謝炎亞綸帶給我們最重要的一課。


Lee, Y., Yang, M. J., Lai, T. J., Chiu, N. M., & Chau, T. T. (2000).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Depression Questionnaire. Chang Gung medical journal,23(11), 688-694.

Sher, I., McGinn, L., Sirey, J. A., & Meyers, B. (2005). Effects of caregivers' perceived stigma and causal beliefs on patients' adherence to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. Psychiatric services (Washington, DC), 56(5), 564.

原文刊戴於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