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7日 星期六

科學職人與世界對話的三個層次

數週前,得知有一場網路個人品牌工作坊,其中一堂課寫什麼?如何寫?」,特別讓我好奇。

身為一位平凡的醫師,想要在網路上開闢一小塊園地耕種時,很容易發現一件事實:自己既沒有吳妮民的生花妙筆,也沒有綠角深厚的投資功力,換句話說,沒有第二專長。那麼是不是只能操持本業,把專業知識傳遞給普羅大眾?

對其他領域,我們有資格 說嘴 做出貢獻嗎?


幸好,光是精神科的專業,似乎就可以跟任何社會事件對話。反過來說,放射科醫師,就只能和影像對話嗎?(才怪,有的人還不是一樣超多話)

其實,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:不一定。因為,每位醫師,都有另一個角色定位:科學職人。多年科學訓練,精鍊過的「分析歸納」能力,就是與世界對話的最佳工具。

多方觀摩之後,我認為科學職人與世界對話,至少有下列三個層次。



用剪刀對話


第一個層次,就是用剪刀,精心剪裁,巧思連接。讓原本雜亂過剩的資訊,成為網路上輕巧的小品文章。

最簡便的方式,就是轉貼。沒有評語的轉貼,基本上只能充充版面。像我的朋友,與身心靈對話的郭醫師,忙碌起來也是會轉貼文章,讓自己偷懶。

再多一點工夫,就是去拮取精華。例如,那些電影教我的事,圖文並茂,資訊量恰當,入口即化。一張電影劇照,一句雋永台詞,讓人輕鬆回味,沒有負擔。一句入魂,切中要點,正是科學的基本訓練。

再多費心一點,是做到整理分類。例如,成名部落客酪梨壽司想要回台南吃小吃 ,登高一呼,就能快速搜集大量資訊。再經過慧心剪裁,馬上就能完成極具參考性的文章。我們沒有一呼百應的能力,但我們有google這項工具,有文獻回顧的訓練,一樣能夠快速完成。

這些剪貼而來的文字,有什麼可觀之處?首先,原本的內容有價值,剪貼本就有深度。其次,限量版的內容,必然引人注目(例如傳說中的兩堂簡報課匯整心得)。最後,剪輯者的眼光,也很重要;剪貼的內容,正是靜靜地傳達這位編輯的品味、價值觀、以及個人品牌。



和內容對話



事實上,做為一位科學職人,不會甘於只有複製貼上。做學問時,習於評論文獻,網路悠遊時,也會想要發表自己的意見。

這裡的做法,是固守自己的專業,並且做出科學性的邏輯論證。然後,和其他領域的文章、故事、演講、作品、社會事件......等等內容,做豐富的對話。

第一個好處,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,更容易掌握理論基礎,有可能做出更堅實的論證。像是人渣文本的倫理學 相關文章,當他從倫理學切入評論社會事件時,我們即使不認同他的立場,也可能會信服倫理學的論證。

例如,一群精神科醫師,組成科學的精神科醫師 隊伍,致力於提供可信的精神醫學資訊,並試圖糾正種種錯誤的流言。引用許多文獻,顯然是「有料」,若能兼顧「有趣」就更好。於是另一群精神科醫師,發掘出引人興趣的診間故事;藉由人生百態,帶出生活化的精神醫學知識。我的朋友郭醫師,就駐守在這間精神科醫師們的看診室

第二個好處,當你能掌握分析歸納、邏輯論證的技巧之後,能夠對話的材料絕對是源源不絕。

兼顧「有種、有趣、有料」,正是羅振宇脫口秀「羅輯思維 」的口號。而羅輯思維每日語音,就靠這種對話方式,產出大量的內容。羅胖每天風雨無阻,自錄一分鐘的引言放送,會員回傳以後可以獲得一篇有料的文章,文章後頭再附贈大家幾句精妙的總結。想想,這雖然也是極不容易,但總比每日撰寫一篇原創性的部落格文章,更容易達成。



與脈絡對話



最後一種,可就困難了。當我們去讀一篇文章、聽一場演講、欣賞一個作品,除了吸收它的內容之外,某些科學職人還會去思考別的問題。「他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?」「社會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......種種力量有何影響?」「這份作品在他個人生涯當中扮演什麼角色?」「呈現這份作品之後,社會有何回響,又會對他造成什麼改變?」

譬如,蔡依橙身為影像科醫師,看完張藝謀的作品「印象西湖」之後,不只評論影像美學。在他寫的這篇「印象西湖演什麼」當中,觀察對話的對象,是作品背後的脈絡、是作者的人生。

這類的對話方式,比起前面各種做法,需要更多的浸淫投入、更長時間的準備工夫。這樣做有意義嗎?至少,我認為這樣做,是鍛練眼界的好方法,而且更進一步呈現出自己所受過的優良科學訓練。

在科學訓練當中,我們會去瞭解一個理論流派的演進歷史、論辯過程、前後脈絡,然後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進一步。當我們把這種爬梳脈絡、辯證對話的能力,拿來和世界對話時,或許是走出學術象牙塔、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一種途徑。

不只是為了寫部落格而已,我想,這也是科學職人和這個世界之間,一種更好的交流方式。